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日照专场,围绕“聚力推动发展扎实为民造福加快实现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精彩蝶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十四五”时期,日照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的目标。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日照市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林彦芹:日照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新兴海岸休闲城市。日照市委、市政府瞄准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叫响了“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和“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旅游品牌。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驱动,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年以来,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35个,市级以上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以上。把主城区沿海地带作为旅游核心区来打造,实施阳光海岸品质提升工程,免费开放万平口和森林公园两个4A级旅游景区,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和33.8公里山海风情绿道,串联海洋公园、东夷小镇、海洋美学馆等17个已建成项目,链接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黄海之眼等9个在建项目,重点打造了10条“海滨山岳行”精品线路,实现以海联山、山海联动。
二是坚持业态融合,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在做好传统旅游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旅游综合体。以莒文化为核心的莒国古城,以太阳文化为主题的东方太阳城,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海洋公园,以现代美术为元素的白鹭湾美术馆小镇,体现出文旅融合、多业态发展的独特魅力。今年7月份开放运营的莒国古城,首月游客量就突破了万人次,国庆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56.2万人次,成为日照旅游新热点。年投入运营的东夷小镇,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成为日照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三是坚持主客共享,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了公共交通服务体系,“3小时旅游圈”半径扩大至公里,实现机场、高铁站、高速30分钟直达核心景区,公交最多1次换乘。结合城市大脑建设,依托“爱山东日照通”APP搭建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日照。新建了喜来登、东湖宾馆等5座达到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建成了遍布城乡的文旅服务特色驿站98个,打造城市书房40处,构建起便捷、温馨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央广网记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投资非常重视的因素。请问,日照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徐桂华: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去年以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围绕抓制度创新,抓流程再造,抓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主题场景服务,破难点、疏堵点、育亮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制度创新、破难点。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们聚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出台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条创新措施,其中,53条是对标国内标杆城市推出的特色举措,创新设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啄木鸟奖”,搭建“惠企帮办”和“政策通”服务平台,通过精准“画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惠企政策自动匹配、免申即享,让政府政策既“看得见、读得懂”,更“摸得着、用得好”。
二是,抓流程再造、疏堵点。创新开展“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各部门负责同志以“办事人”身份,走窗口、办业务、查短板、促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个事项实现了“零跑腿”,“秒批秒办、立等可取”事项占比72.63%;“爱山东日照通”APP上线服务个事项,依申请事项可掌办率达99.2%。聚焦“减环节”,将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个“全市一体化”事项、个“市区一体化”事项、40个胶东五市高频帮办代办事项,全部纳入“一窗受理”,95%以上的审批事项由窗口直接办理。聚焦“减材料”,“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5月初投入运行,个事项实现“无证明”办理,个证明材料免予提交,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聚焦“减费用”,推出施工许可分段办理、开工前“零费用”改革,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余万元。出台简易低风险项目配套费减免政策,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余万元。聚焦“减时限”,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半日办结”,商品房“交房即办证”,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简易注销登记公告压减到20天。工业用地审批由16个环节压缩至10个,审批时间由3个月压缩至最多7个工作日。
三是,抓场景服务、育亮点。牢固树立“群众有需求,我们全照办”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率先上线婚育、就医、招工、市政公用报装等主题场景35个。比如,婚育服务“全照办”,实现了11个事项的打包联办,群众办事由“填报11张表”变为“1张表”,“提报52份材料”变为“上传3份证照”,“最少跑9趟”变为“零跑腿”,耗时由4天半压减到最多3分钟,发出了全省第一张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累计办理事项件、免提交材料21.3万件。再比如,教育服务“全照办”,打通了9个部门25类数据信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招生入学“零证明、零跑腿、一键办”,去年城区义务教育学生网上报名率达到96.86%;今年拓展到全市,实现了城乡网上报名全覆盖。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锚定“实现全省领先、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努力让广大企业家大胆投资日照、放心扎根日照、无悔选择日照,让“不托人也能好办事”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把日照打造成干事创业的沃土、投资兴业的热土。
日照日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面向“十四五”,日照将奋力实现精彩“蝶变”,能具体展望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蝶变”吗?
李在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过程,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把握住机遇,就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面向未来,日照的生态环境、交通区位、临港经济、开放平台、要素成本等优势突出,各类重大战略叠加赋能,已经进入“振翅腾飞”的蝶变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描绘出实现日照精彩“蝶变”的美好愿景。这种“蝶变”,至少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产业量质齐升的“蝶变”。对日照这样的成长型城市而言,没有强劲的发展“动能”,也就谈不上“蝶变”。一方面,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我们将按照“龙头产业牵引、新兴产业赋能、特色产业助推”的思路,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方案,统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比如,日照是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我们将抢抓宝武重组山钢等机遇,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值达到亿元。另一方面,坚定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十三五”期间,日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增幅,年均增长28.1%,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占GDP比重,提高到目前的2.83%、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50%。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聚力推进“城市+大学”融合发展,加快促进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有效聚合,实现“最强大脑”与“最活要素”强强联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四新”经济占比从28.5%,提高到38%,加快构建比较优势突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是开放潜力加速释放的“蝶变”。开放是沿海港口城市的竞争法宝。日照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台,被纳入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我们将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坚持内外贸、投资贸易“两个一体化”,向东深化与日韩合作,向西打造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海上开放门户,向南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向北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让日照从地理意义上的“节点城市”,变成经济意义上的“开放枢纽”。到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亿元。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蝶变”。日照市域面积相对不大,有条件实现“市域一体、全域统筹、协调发展”。我们将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精致城市上,取得更大成效。“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万人。以市域、县域为整体,统筹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新格局。
四是人民生活向高品质跃升的“蝶变”。我们将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抓兜底、促公平,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干部精力投入,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教育方面,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养老方面,街道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要达到%,等等。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品质。
五是社会治理能力迅速提高的“蝶变”。日照是全国社会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获得城市。我们将结合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重点抓好基层治理提升、数字治理赋能,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全科智慧”网络系统,强化数据“聚、通、用”,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开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日照精彩“蝶变”,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一方面,日照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都在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近几年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展现了一个年轻城市的青春、活力和后劲。无论城市面貌,还是民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凡是到过日照的人,都给予热情鼓励。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民群众对这座城市的高度认同感,都为生活在这个城市,而感到自豪;都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省里支持打造的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还是胶东经济圈的重要一极、鲁南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口”,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沿海交通枢纽。回望“十三五”,我们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现在,港口、机场、高铁、重载铁路、高速、长输管线、油气管廊一应俱全,通陆达海、承南接北、东西贯通的优势更加突出,直达日照港的新菏兖日、瓦日两条千公里铁路,向西可到荷兰的鹿特丹港,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日照完全能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我们坚信,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日照号”必将加速扬帆远航,驶向更加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我就回答这些,恳请各大媒体、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多为日照的精彩“蝶变”鼓与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来源:山东发布
原标题:《答记者问丨“十四五”时期日照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的目标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