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电影,《阿诗玛》
该片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讲述了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传说在美丽的阿着底,一位美丽勤劳的彝族姑娘——阿诗玛,爱上了彝族青年阿黑。凶残的地主热布巴拉垂涎阿诗玛的美貌,趁阿黑外出牧羊的时候,抢走了阿诗玛。勇敢的阿黑闻讯火速前往营救,经过惊心动魄的斗争,终于救回了阿诗玛。回家时他们高兴地唱起了幸福的歌“马铃儿响来玉鸟唱……”,但是,当两人来到石林时,却遭到了地主的暗算,地主勾结了崖神唤来了滔滔洪水,冲散了这对忠贞的恋人,洪水中阿诗玛化为一尊石像屹立在小石林中的玉鸟池畔。阿黑悲痛万分,连声呼唤着“阿诗玛——阿诗玛——”,回音荡漾在山岩之中。
欢喜与悲泣的“阿诗玛”
这个女孩。排行第九,人称小九儿。演金花时是十六岁,擦窗户被导演一眼看见,就选上了。性格孤僻,敏感,演电影的事情甚至没有告诉家里,对舞蹈和文艺有天生的、强烈的喜爱。出演阿诗玛之后成了名人,却为此逃回家中,放弃了继续当演员的机会,一心要跳自己的舞蹈。
然后就是一场浩劫……在地下室里关着,不见天日的非人折磨,只能听到她发出的凄厉惨叫,放出来之后就疯了。在此后漫长余生之中,一直被幻听和恐惧梦魇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年病逝。暮年的照片眼神迟钝呆滞,看着让人心酸。
片子末尾,照顾了她一生的丈夫说起某次听到《春江花月夜》时,她展开手臂,摆出了一个舞蹈的姿势。对当时的情景他是这样形容的:
“她手一伸出,眼睛就好像聚光灯那样亮了起来,真的,我没骗你。就是那么亮的两道光,真美,实在是太美了……”话语停顿,满脸都是回忆中的神往。
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从此以后,阿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而主演杨丽坤的一生,同样无疑是美丽和悲怆的。在她人生最高光的时候,却因精神病而凋落成殇……
悲喜阿诗玛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音乐歌舞故事片《阿诗玛》,由于杨丽坤在《五朵金花》中的精彩表演,被誉为影坛第一美女,在观众中收获了超高人气,上影领导特地点名让杨丽坤来出演影片的女主角。
《阿诗玛》从筹拍伊始,就屡遭磨难,因为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讲述的是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当时,爱情这个主题,是个非常敏感的禁区,因而,参演《阿诗玛》的杨丽坤,被指责是在宣扬“资产阶级恋爱观”。
在《阿诗玛》剧组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22岁的杨丽坤接到通知马上赶回单位,不间断的折磨终于让她精神崩溃。经历过不断地审查与批斗,23岁的杨丽坤出现幻觉幻听,因得不到治疗,杨丽坤的病越来越重。后来还是北京方面打来电话查问后,医院治疗,经确诊为心因性精神忧郁症。因为病情不断加重,年杨丽坤才被解除管制,转送医院。年8月24日,杨丽坤被转到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疗。
《阿诗玛》拍摄完成后,年曾在小范围内放映,直到年元旦在全国公映。令人痛心的是,杨丽坤在心智健全的情况下,竟然没有看到过自己主演的这部电影。
美丽的“石林”
03:54因为《五朵金花》与《阿诗玛》的巨大成功,给故事发生地及影片拍摄地云南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如今,只要到昆明,女性被统称为阿诗玛,到大理,又被统称为金花,杨丽坤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杨丽坤的品牌价值已经给云南带来了超过亿元的收入。至今,能给一地一省带来如此大的规模效应的明星只有杨丽坤。
许多人是在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歌舞片《阿诗玛》中认识石林的。特别是欢快悦耳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后,头人热布巴拉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在阿黑悲愤呼唤中,化成石像的阿诗玛翘望着,悲伤地轻声唤起“阿黑哥”时,每个人都深刻地记住了石林,记住了撒尼叙事长诗,记住了美丽的阿诗玛。这部电影在整整一代人的生命符号中记载下了石林,并由此成为云南、成为石林的向往者。
地理位置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78公里,昆石高速公路仅需50分钟的行程。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度为:°30’,纬度为:24°81’。[8]
气候特点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气候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植物资源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红椿、云南樟木、三尖杉、榉木、厚朴、杜仲、扇蕨等;省二级保护植物有:小果南烛,裂果漆;省保护植物有:滇香木、荼条木、十大功劳、刺黄莲等。
动物资源
主要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麂子、鹰、八哥、山鸡、画眉、啄木鸟、白腹锦鸡、喜鹊、野兔、九节灵、松鼠、蜍及青竹标、绿蛇、蜥蜴等。[9]
主要景点
小石林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10]
大石林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11]
石林长湖
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周长5千米,宽米,
平均深度24米,水质清澈,无污染。四面青山环抱,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洁净,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由众多小湖,环境清净幽美。它座落在海拔米的群山环抱之中。湖平面形状如身材修长的少女,是民间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因湖体掩藏在青山翠岗之中,以往游人足迹罕至,故又被人们称为“藏湖”。
景点主要有独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盘山、蓬莱岛、圆湖等。面积3.94平方公里。
步哨山
步哨山位于大石林之东,小石林之南,以景区环林东路为界,呈南北向带状展布,地貌上属大石林溶蚀洼地东部斜坡平台。因清末石林彝民义军首领赵发曾在此山驻防,设步哨巡山而得名。山顶海拔.7m,高出大石林望峰亭近50m,为石林景区海拔最高处。登高远望,林海松涛,柱石参差;漫步山间,石林卓越,剑峰罗列。区内多柱状石林,有“步哨五石门”、“步哨松涛”等独特景观。景点中有巨型腹足类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记录着2.7亿年前石林地区生机勃发的海底世界。[10]
李子园箐
李子园箐在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与石林争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在环林路东南约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据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属原始宗教内容,与广西左江崖画的人物极为相似。
奇风洞
奇风洞是一个会“呼吸”的山洞。在石林县诸多溶洞中,数它最奇
特。洞中虽不大,直径约1米,但每到雨季,洞内便会发出像老牛喘气一般的声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费力地把泥巴吹开,若在洞口燃起干柴,洞中的风便把火苗浓烟吹腾飞扬,停歇10多分钟之后,又开始吸气,烟火又被“吞入”洞内,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不绝。奇风洞的呼吸现象并非四季常有,通常发生在6—10月间。奇风洞尚未开发,属储备景点。[9]
石林芝云洞
石林芝云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东侧的一座石灰岩大
石山中。洞长为,宽3—15米,高5—30米,呈“丫”形,两段洞由一低矮狭窄的洞门连为一体。洞内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溶洞景观。形态多样,异彩纷呈。明以后称“仙迹胜景”,以“石硐仙踪”之名号独居石林八景之首。
从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个主要景点,分别是:灵芝仙草、玉象撑天、倒挂金鸡、葡萄满园、云中坐佛、礼貌洞、钻山骆驼、、双狮恋、悟空取宝、东西龙宫、蛟龙升腾、千年玉树、太白金星、神牛寻母、水帘洞、龙虎斗、寿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名优特产
石林汤锅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长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这时如果你来到石林,就可以在观看了精彩的斗牛,摔跤比赛后,在场外不远的树林里大吃一顿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汤锅,其中有羊肉、狗肉、驴肉等。这里的汤锅烹饪技术极好,各种肉炖得恰到好处,不硬不软;无膻味、腥味等怪异味,色、香、味俱全。
乳饼
乳饼是石林一大特产,是当地人把新鲜的羊奶煮沸,再加入适量酸水,使其凝固,然后压制成块,晾干后即成乳饼(属奶酪的一种)。乳饼的吃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烩,亦可生吃,还可以做成火腿夹清蒸乳饼,青豆烩乳饼等菜肴,冬季生产的乳饼品质较好。
石林卤腐
石林卤腐历史悠久,它是用石林豆腐为原料腌制的。而石林豆腐因为使用巴江水而品质极佳。石林卤腐主要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在豆腐中掺入菜油、盐等配料的称为油卤腐;在豆腐中掺入酒、辣椒粉、盐等配料的称为酒卤腐。而两种卤腐都具有色美、味的特点。但由于配料的不同,两种卤腐又各具特色,味道不凡,人尝人爱。石林卤腐在石林县内各大小商场,土杂店均可购到。
节日文化
彝族密枝节
密枝节习惯于每年农历冬月的第一个鼠日到马日,一般过三天至七天。其余的日子或相邀上山狩猎,或结伴下河捕鱼,唯不准下地务农。妇女们可做针线活,浆洗衣物或者料理家务,亦不准下地干农活。从第二天起,男女青年可邀约上山唱歌跳舞,谈情说爱。过了七天,全体神职人员到“小密枝”林中举行一次小型的祭祀活动,表示一年一度的密枝节到此宣布结束。“密枝节”是彝族以独特的方式缅怀和再现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古老社会形态的一种节日。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它是彝族人民点火把除恶灭害,盛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会集跤场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石林深处、长湖岸边和圭山脚下为盛庆之最。
阿诗玛
世代居住在石林地区的彝族撒尼人,形成了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广泛传播;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