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起的“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看似斑马线上的“小文明”,实质关乎一座城市的“大文明”。11月11日,新京报社举办“礼让斑马线”圆桌论坛,邀请参与专项行动的代表共同探讨:历经三年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顽疾有了多大改观?斑马线上的“小文明”还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与会人员表示,专项行动开展三年来,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观。也有人表示,维护斑马线秩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红绿灯设置亟待完善。对于不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迫切需要有执法权的交警予以处罚。
▲11月11日,参与“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的代表共同探讨斑马线治理成效与建议。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
谈治理
“把第一个闯红灯的人拦下来”
新京报:最开始上岗时情况怎么样?改变“中国式过马路”,是如何突破的?
赵瑞甫(东城区交道口中队文明引导员):我们是文明引导员,主要工作就是“引导”,但是行人听不听,开始上岗的时候心里挺没底的。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观。
张桂云(景山中队文明引导员):我在南河沿路口做文明引导员。不少行人不看红绿灯,只要有一个人带头闯红灯,后面一大片人就跟着走。根据这种情况,我在第一时间把第一个闯红灯的人拦下来。
张向东(顺义区仁和镇复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我们组织人员每天到路口执勤。通过路口的不少都是熟人,先从熟人下手,就像张桂云引导员说的那样,把第一个闯行的人拦下来。只要有人主动停下来,就给他点赞,斑马线治理就是这样开展起来的。
郑梁(顺义区委宣传部创建科主任科员):在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的推进过程中,我具体负责引导员的组织和管理。之前,在引导乘客乘车排队方面,引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就想,把引导员的阵地从车站延伸到路口。只要在路口长期做引导和示范,久久为功,肯定会有效果。
李友华(“绿色啄木鸟”德胜门箭楼爱心斑马线团队队长):我们是公益组织,大家都是自愿参加。德胜门箭楼路口旁有一个公交站,开往长城、十三陵,路口客流量很大。从年开始,每到双休日、节假日,我们就在路口手拉手排成人墙,拦住车辆,让行人安全通过。等行人差不多都过去了,再撤回来,给车让路。现在不少人都认识我们,不少游客对我们竖起大拇指。
新京报:斑马线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张向东: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拿着小旗子不知道该怎么正确使用,手势不规范。顺义交通支队就调配了一个交警给我们培训。
刘焕敏(门头沟区协调办专职副主任):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门头沟区公共文明引导员针对路口管理采取了“三字行动指南”——“拉、说、引”。拉,即拉起“安全绳”拦住乱闯红灯的市民,化解不安全因素;说,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安全出行的意识;引,即引导员发挥柔性引导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大家走到便道上等红绿灯。大多数市民都非常配合。
▲东城区交道口中队文明引导员赵瑞甫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观。
━━━━━
谈变化
快递、外卖小哥闯红灯的少多了
新京报:对比专项行动启动之初,现在路口交通秩序变化大吗?
张伟伟(顺义区交通支队城区中队辅警):原来闯红灯的行人、非机动车实在不少,比如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现在少多了。
杨平(门头沟区客八分公司第八车队驾驶员):原来我们每次通过路口的时候,尤其是右转弯的时候,特别担心,就怕骑车的突然冲过来。现在没那么担心了,因为闯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确实少了。
刘焕敏:我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居民,年初从国外回来,她跟我说,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走到路口,是红灯,可别人全都冲了过去,她站那儿不知所措。我告诉她,我们正在治理,路口交通秩序以后肯定会好。去年她又回来了,碰到我就说,路口秩序真的好多了。
贾艳丽(门头沟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我加入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的时间不长,以前自己开车,开到斑马线能过去就过去了。现在我会先给行人摆下手,行人就非常开心。遇到我是路口第一辆车的时候,礼让完行人,看一眼后视镜,后面的车都在排队等候,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
谈委屈
遭行人怒怼“回家抱孙子去”
新京报:三年行动中,有没有遇到过觉得委屈的事?
勾会清(“绿色啄木鸟”洋桥路口爱心斑马线团队队长):我们洋桥路口有一位志愿者,女同志,五十多岁,前些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有一次,一个行人冲她喊,“你瞧你,这么大岁数,瞎折腾什么呀,回家抱孙子去”。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这位同志拉到一边,劝慰她。
新京报:如果遇到特别不文明甚至有暴力倾向的行人或者司机,能怎么做?
王金环(顺义区公共文明引导员大队八中路口组长):前年,有一个骑电瓶车的五十多岁男子闯红灯,引导员上去劝阻,他就撞引导员,把引导员的腿撞青了。对于这种非常不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迫切需要有执法权的交警予以处罚。
赵瑞甫:我也认为,既然法律有规定,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可以罚款,那么该罚就罚,这样能起到震慑作用。
━━━━━
谈暖心
协警被小学生写进作文
新京报:参与引导过程中有没有很暖心的瞬间?
刘爱红(门头沟区大峪街道龙泉花园社区书记、主任):今年夏天,路口附近一位居民看到引导员非常辛苦,每天都汗流浃背的,就给引导员送来了藿香正气水,大家非常感动。
贾艳丽:我们新桥路口,一个下雨天,一个小女孩自己打了一把伞,又拿出一把,给引导员打伞,这一幕被路过的人拍下来,发到了一个公号上。小女孩说,平时总是看到这位引导员阿姨为大家服务,很辛苦,所以不想让阿姨淋雨。
还有双峪路口,一个小伙子向引导员问完路,又拿着几瓶水返回来,说“天太热,你们喝点水吧”。这只是两个事例,这样的暖心瞬间特别多。
刘焕敏:今年我们区领导接到一个热线电话,一位女士打来的,她从城区到门头沟办事,看到引导员的服务特别热情,天那么热,大家都非常辛苦。接到这样的表扬电话,我们很开心。
张伟伟:我记得很清楚,今年7月16日,天气特别热,地表温度甚至达到五六十℃,我在顺义八中路口执勤,就像站在蒸笼里。这时一个市民走过来,先递给我一个新口罩,叫我换上,因天太热,我的口罩已湿了,接着打开一瓶矿泉水给我,随后又拿来一把遮阳伞,为我撑开,然后就陪我站在岗上。我一再婉谢,但他坚决不走,足足陪我站了有5分钟,令我非常感动。
我们还有一位协警,叫张正生,今年51岁,他每天都要护送学生过马路,发现有的小学生7点前就已经来到学校,他就把自己的上班时间从7点调到了6点40分。学生们把他当成了好朋友,见面时主动跟他打招呼,还把他当成写作文的题材,这让张正生感动不已。
▲“绿色啄木鸟”德胜门箭楼爱心斑马线团队队长李友华(右二)表示,有些路口红绿灯设置有问题,建议加以改善。
━━━━━
谈建议
让闯红灯者“出出镜”
新京报:影响北京斑马线秩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空间?
刘少武(顺义区顺3路公交车队队长):我们车队感觉现在的交通文明程度比前几年好多了,但是,有时候公交车停下来了,其他的车不停,行人还是不敢过马路。还有一种情况,行人一般都是陆陆续续过马路,不是几个人一起就过去了。我们公交车停在那,一般能等个三四分钟。有的行人还一边过马路,一边看手机。
张桂云:年专项行动启动后,不少单位都参与了,每天派人到路口执勤,我觉得这个做法应该坚持下去,能提升整体交通文明意识,自己参与到斑马线治理中来,就会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比如,一边走一边看手机的行为就会减少。
郑梁:提升空间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外因,就是社会环境,宣传文明出行的社会氛围;一个是内因,就是市民素质教育。下一步怎么做?我认为就是坚持,坚持到路口去开展活动,引导大家都参与到行动中来,就会越做越好。
刘爱红:我觉得主要就是一点,把讲规矩、守纪律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出台,既然探头可以拍司机,那可不可以拍行人、拍非机动车?你闯红灯,就给你“出出镜”,这对维护斑马线秩序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友华:怎么能让电动车守规矩?还有共享单车,地铁口经常停得到处都是,我们每次活动都得搬半天。
另外,有些路口红绿灯设置有问题,不是这边时间长了,就是那边时间短了,不太适合现在电动车比较多的情况。
勾会清:我也认为红绿灯设置需要完善,比如洋桥路口,上下班高峰,东西向主路是三分钟绿灯,但是南北向行人的通过时间只有20秒,时间太短,行人只能走到中间等,有的人着急,就会接着往前闯。
━━━━━
谈感受
交通文明要从娃娃抓起
新京报: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自己3年来的感受,会说什么?给自己的工作打多少分?
张向东:一句话就是,礼让斑马线大家一起来。斑马线治理必须全员参与。给自己打分,我也就打个及格分,因为还要继续努力。
刘焕敏:苦并快乐着。大家确实非常辛苦,也受过委屈,但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这期间有苦也有乐。如果打分,我给我们队伍打99分,扣这一分,是为了进步提高。
张桂云:三年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路口交通秩序变化特别大,我自己编了一些宣传语,“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咱就把那个抢灯变成等灯”“您是家里的顶梁柱,抢灯的一刹那,这危险就向您走来”等。给自己打分,我打个90分左右吧。
赵瑞甫:我给自己打80分,因为还有上升空间。三年来我最难忘的就是,有几次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指着红绿灯说,“你看上面的小人儿,现在是红的,变绿了,才能过马路”。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绿灯行”。交通文明就要从娃娃抓起,需要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爱红:如果让我给引导员打分,我打+x。分,是因为很多引导员都放弃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付出很多;“x”,是因为各项工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如果给我们的社区工作打分,我没法打,因为跟引导员比起来,我们的工作欠缺太多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刘少武:我给自己打80分左右,因为礼让斑马线,引导员、志愿者贡献更大。我们公交司机今后继续积极参与,在礼让斑马线这方面做得更好。
李友华:像我们这种公益组织,那就是志愿团结,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如果给我们团队打分,队员们已经做到了顶点,这么多年走过来,没有报酬,任劳任怨,服务质量追求的是零瑕疵。
新京报记者王姝编辑刘佳妮
值班编辑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