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23 7:49:00
王阳明碰到盗贼,盗贼问:“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您倒说说看,我们这群盗贼也有吗?”阳明先生肯定地回答:“有。”盗贼说:“请证明给我们看。”阳明先生说:“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做,我就能证明给你们看。”于是,王先生让他们一层层脱掉外衣、内衣,最后剩下一条内裤。阳明先生说:“脱!”盗贼喊道:“这个再不能脱!”阳明先生笑着说:“你看,这就是你们的知耻良知。”王阳明用一条裤子,证明,良知如同裤子,脱不得。今天说的三位女士,和裤子无关。第一位是柴静,一个灿烂从容的女人。柴静,女,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记者、主持人。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万册。年从央视离职,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柴静调查:穹顶之下》。《穹顶之下》是一部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纪录片于年2月28日首发。《穹顶之下》全片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柴静在视频当中触及了环境监管中的*治问题,展示了环保部的官员在执行限制污染的法律时无能为力。当时的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北京首次与中国媒体记者举行座谈时,把这个视频比作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报道称,陈吉宁表示:“我想这片子也对唤起公众关心环境健康问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我特别赞赏这件事。”这个视频当时换来了至少,,次的点击量,还不算相互转发和口口传播的数量。在单位时间内,这是一个难以想见的阅读量。要知道,截至年6月,全中国的网民数量是6.32亿。这意味着,在过去的那几天里,每3个网民中就有1个人在看柴静!这部纪录片不仅触及了普通人的痛处,也触动了官方及新闻监督者的痛处,所以没多久该片就被禁播。柴静作为媒体人的追究意识和批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虽然这片子有一些非专业和误导的成份在里面,但进步的意义巨大。她始终表现了新闻监督的问责立场。她追根溯源,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责任的官方和企业,毫不留情的进行质询和追问。《穹顶之下》的创作思路是求理、讲理,以理服人。柴静作为一个非雾霾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了帮助观众解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不仅竭力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向国内外专家求教,而且不惜冒险充当实验对象。这个专题片的力量,是牢牢的建立在对真相的渴求、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真理的敬畏之上的。《穹顶之下》表达的是一个普通公民对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的诉求,是由环境和呼吸引发的思考,进而引发到*策,经济,法律,社会,直至生命和人性的思考,由个体到群体,再升华到人、生活、生命。片子在平静中充满了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提醒人们正视生活,珍视生命,继而良知觉醒,体察人性。这个作品被禁止,是权力的惯性使然,但是她的影响也有巨大惯性,那就是对理性社会追求的探索。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是理性公民占多数的社会,一个理性公民占多数的社会,一定会推动一个国家的*治、经济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社会!柴静说:“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第二位是方方,一个刚毅勇敢的女人。方方原名汪芳,出身在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工作。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年3期),获—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并因此成为中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又获得9年第十三届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路遥文学奖。疫情爆发后,写实派的作家是闲不住的,身在武汉,为了记录最真实的武汉生活,她从一月底开始更新《武汉封城日记》,日记更新得不容易,经历了被删、禁言、造谣、谩骂等多次风波,当然,禁言是在意料之中的!她的日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力呢?因为她对于做恶的人,从不吝啬笔墨,敢于直白地批评。疫情爆发之初,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武汉,可武汉为什么还是缺口罩和医用物资呢?众多的医护人员感染也就是在发生在这个阶段。方方犀利地点出:“口罩并不缺货,缺的只是怎么才能到市民手上”。她说:“疫情至此,必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他们根本没有推诿的余地。只是现在,我们更希望他们打起精神,怀着赎罪感更怀着责任感,继续带领湖北人民走出艰难时日,以此来获取人民的宽恕和原谅。”对于普通的武汉人,她的笔触又充满了温情和体恤,这次疫情,她听过了太多的家庭悲剧,有的全家被感染,有的遭受了灭门之灾,她心急如焚,发出呼喊:“岁月在灾难中没有静好,只有病人的死不甘心,亲属的肝胆寸断,生者的向死而生。”对于这次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者,她说:“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在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时候,她看到某些媒体唱起了谄媚的赞歌,她不留情面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后你们多半会被要求写颂文颂诗,但请你们在下笔时,思考几秒,你们要歌颂的对象应该是谁。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我虽然人老了,但我批评的气力从来不老。”让一干人等,两股战战,尿湿了裤子!万马齐喑究可哀,百万作家皆弃甲,是方方阉割了武汉,还是时代阉割了作家呢!这就是方方,不虚伪,不容恶,不煽情,不迎合,不苟且,不畏惧,但处处又充满着包容、理解和等待。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第三位是胡舒立,一个自信理想的女人。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中国人对钟南山、张文宏、李文亮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真相比疫苗还重要。这些提供真相的英雄里,最不容忽视的还有《财新》杂志,《财新》的背后,站着一位自信刚立的女人-胡舒立。胡舒立年出生于北京,随母姓,年高考,胡舒立进了人大新闻系。年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11年。9年创办财新传媒,任总编辑。年1月,胡舒立卸任《财新周刊》总编辑,改任社长。年4月,《财经》刚创刊,就做了封面特稿《谁为琼民源负责》,炸开了地产公司虚报利润的黑幕。0年10月的《基金黑幕》,揭露了基金界诸多腐败现象。2年,胡舒立团队捅破了银广夏虚增利润案,报道刊出几小时后,银广夏高管们先后被送进了监狱。从年4月到9年11月9日任内最后一期《黎强红与黑》,十一年间,胡舒立带领《财经》采写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不知有多少公司高管,因她而进了监狱。年,美国《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说:“《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财经》的精神,就是胡舒立的新闻信仰:不做报喜的喜鹊,不做报丧的乌鸦,只做一只啄木捉虫的啄木鸟。胡舒立在年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说:”新闻不是宣传,不是迎合。”因此,她被称为中国媒体界女教父,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第一人。这次新冠疫情期间,胡舒立的团队是最早进驻武汉一线采访的媒体,也最先拉响了病毒警报。《财新》最早跟踪报道病毒专家管轶并发出了一系列报道:《管轶:武汉肺炎发展曲线与SARS高度相似》(/1/20)、《管轶:去过武汉请自我隔离》/1/23)。管轶也在《财新》上发出了“惊世之言”:“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我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但这次我怕了。”2月1号,躺在病床上的李文亮接受《财新》采访时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2月3日,《财新》推出了全方位封面报道《37位记者四万字全景调查:信管病毒何以至此?》。报道影响巨大,一度令杂志一刊难求。2月20日,《财新》报道武汉养老院有11位老人死于疑似新冠肺炎,“都是因为反复发烧最后呼吸衰竭而死”。21日,“武汉发布”官方辟谣,声明“11名老人呼吸衰竭而死”报道不实。接着又发消息称,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财新》没有退步,直接放出大招,提供了一份病亡人员信息名单,名字、性别、年龄、死因、日期,赫然纸上……武汉官媒在事实面前败阵下来,裤衩被脱掉。正是有了胡舒立们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民众才不至于被蒙圈,不至于被轻慢懈怠。对胡舒立来说,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既要尊重*府权威,也要尊重民众,用专业诚实的媒体来推动中国改革并保驾护航之。胡舒立说:“我们相信,反省过去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我们为诚实的成功者鼓掌,我们也向经济生活中被损害者和被侮辱者伸出手掌……”“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一百年后,从天而降的英雄没有出生,挺身而出的女人出现了!.03.1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