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水奇秀而闻名天下的雁荡山,有着“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湖中芦苇茂密,结草为荡,也成了南归的秋雁留居之处,也因此称为雁荡。
来到雁荡山天气很不好,雨天,雾气蒙蒙,我们先去雁荡山的大龙湫景区,它是雁荡山的精华景区之一。雁荡山的“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而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
雁荡山的面积很大,其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按自然地质来分,以瓯江自然断裂为界,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按景区划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和中雁荡山。大龙湫西邻雁湖景区,东接灵岩景区。
初来时感觉“大龙湫”有点不好理解,尤其这个“湫”字如何理解,从康熙字典里知道了它的含义:“悬瀑水曰龙湫”。其实“湫”也有“池”的意思,如果把这个瀑布叫着“大龙池”的话,龙困池塘,令人不爽,而“大龙湫”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文字正是丰富多彩。
大龙湫是整个雁荡山景区内人文景观最多的一个景点,在它的崖壁上,有“天下第一瀑”等摩崖石刻二十多处,与奇绝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来到雁荡山,这些石球曾引起人们的好奇,这种极像恐龙蛋的石蛋,其实它是空心的,在地质学上称为球泡。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当岩浆溢出地表后,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的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泡。
1.2亿年前形成的雁荡山,被地质学家称为“火山自然博物馆”。这些石球球泡周围岩石的平行纹理,在地质学上称“流纹构造”,是火山喷溢岩在地表流动留下的痕迹。
雁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5℃。丰沛的降雨量使这里平均相对湿度达77%。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雾蒙蒙的天气造就这次雨中雁荡山之行。
雁荡山面积大,景点分散,整个景区有15峰、13岩、7石、5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共有景点个。
在云雾中看山峰,犹如一幅讲究神似、含蓄的中国山水画,清新、自然的笔运,展现出大自然纯美的自然风光,令人留恋驻足。
雨雾中看山也别有滋味,朦朦胧胧宛如仙境。雁荡山的剪刀峰是大龙湫的一个著名景点。此峰因峰顶的裂隙,遥望像用来剪枝用的剪刀,因此被称为剪刀峰。在雁荡山峰中此峰以秀、奇见长,秀在有水相伴,奇在移步换景。
我们从大龙湫谷口走到瀑前,这一路上剪刀峰不同的造型不少于八种,有时像形态逼真的鳄鱼;有时像眉毛、睫毛依稀可辨的少女;还像含苞欲放的玉兰花;像栩栩如生的啄木鸟,甚至如憨态可掬的狗熊等等。因此古人云:“百二奇峰各不同,此峰变化更无穷。”
再往前走,剪刀峰的裂缝已全然不见,只见一高约米挺拔、秀美的桅杆峰已矗立在眼前。适值天气阴晦,山顶阴云弥漫,如烟腾空。青灰色的石壁上寸草不生,山脚下树木葱茏簇拥,衬托得山峰愈显高耸。
大龙湫又名大瀑布,为雁荡山最大的瀑布。瀑布自米高的连云嶂崖顶飞流直下,气势非凡。有人将大龙湫瀑布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
大龙湫是我国最长的瀑布,它的最大特色是: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等的变化而不时变换。雨后它犹如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震天撼地,气势雄壮,摄人心魄。而晴朗少雨的时候,它象一串散珠,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色彩绚丽的彩虹奇观。
南宋诗人楼钥有诗云:“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攻瑰集·大龙湫》可见在宋代,大龙湫便已名扬四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