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细察刀笔之痕犹闻ldquo啄木r
TUhjnbcbe - 2021/7/19 16:42:00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02/5738970.html

细察刀笔之痕犹闻“啄木”声声

——刘岘62幅木刻作品回到延安鲁艺

风尘尘路仆仆,天寒地冻挡不住。

捐原作讲故事,热泪洒在桥儿沟。

小尺幅大时代,父女两代情深深。

年12月29日,鲁艺前辈、著名木刻家刘岘之女王人殷女士,回到鲁艺捐献父亲珍贵的62件木刻作品。

刘岘(-)原名王之兑,号慎思,年生于河南省兰考县(原兰封县)。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专业,并开始木刻创作。年,从北平转入上海美专,发起组织“无名木刻社”,得到鲁迅先生大力扶持与关怀,曾多次与鲁迅见面和通信,并为鲁迅创作插图上百幅。年,赴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院留学,师从版画大师平塚运一专攻木口木刻。

抗战爆发后,刘岘毅然中止在日本的研学,回到国内参加木刻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年,参加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创办“拂晓木刻研究会”、“拂晓剧团”,主编《拂晓木刻》半月刊,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年奉调延安,任鲁艺美术系教员,大量创作抗战版画作品。毛泽东主席对刘岘记录抗日战斗、讴歌民主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的作品大加赞赏,为刘岘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在毛泽东的激励下,刘岘和延安美术家一起,沿着“新艺术”的方向积极创作,发挥了革命美术打击敌人、鼓舞人民的重要作用。

年11月,毛泽东给刘岘的题词。

年代刘岘在上海艺专。

年5月,刘岘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刘岘调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等职。年9月21日,刘岘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年刘岘(左)与夫人王卓君、女儿王人殷在延安。

刘岘是20世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现代著名木刻艺术家。在长达6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紧握刻刀,甘愿做一名辛勤创作的“啄木鸟”。尤其是他的炉火纯青的木口木刻,深刻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广泛,不仅结构严谨,而且线条细腻柔美,极富表现力,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版画创作的卓越成就蜚声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价说:“刘岘在木刻艺术技巧上趋于缜密工细一格,尤其通过取法西方版画,开拓了木口木刻的形式表现新路。他以木口木刻方式创作的作品,富有严谨的构图和精致的造型,刀法墨线与木纹肌理浑然一体,明朗之风盎然画面,在方寸之间营造出舒广的意境,达到中国版画吸收外来经验转为信手创造的时代高度。

此次王人殷女士携同中央美院博士后、专门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术史的艾姝女士回到延安鲁艺,捐赠父亲木刻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大量抗战版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王人殷女士原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审,《电影艺术》杂志原主编、社长,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夏衍电影文学学会理事,“刘岘纪念馆”名誉馆长。王人殷女士年在出生在延安,年随父母到重庆,这是王人殷女士时隔74年再次回到她出生地——延安。她不畏严寒,不远万里,亲自带着刘岘生前62件木刻作品,一下飞机就直奔父亲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延安鲁艺,重温父辈们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并捐赠珍贵文物资料。在捐赠仪式上,她深情回顾了父亲在延安战斗和生活的历程,并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

王人殷女士饱含深情的讲述父亲的故事,激动的热泪盈眶(右一)。

王人殷女士说:“早在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岘先生的作品就已经在国内外成绩斐然。年秋天,抗战爆发后我父亲毫不犹豫来到延安鲁艺,他不是以一名青年木刻家的身份来到延安,而是以一名时刻准备为民族解放事业去战斗的战士来到革命的根据地。他曾经在50年代刻了一幅啄木鸟作品,戴着眼镜儿的啄木鸟,他一生就是这样,勤勤恳恳的在创作。”刘岘先生生前愿望就是他的作品要回归社会,回归人民。今天来到延安,把这些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送回鲁艺,送到窑洞里,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年,王人殷和父亲刘岘在北京家中。

刘岘捐赠的部分木刻作品

《两工人(同志)》年

该作品曾由鲁迅先生推荐参加了年在巴黎举办的“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

延安时期创作作品

《侵略者来了》年木口木刻《巩固团结抗战到底》年木口木刻《陕北小景》年木口木刻

新中国成立后,刘岘先生进一步扩展木刻创作的题材和审美意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描绘大自然的美。连续木刻,寓言都表达出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此次捐赠的就有刘岘先生自编的童话故事《咩咩和咪咪》之一和之六、《不可一世》等6幅自编自刻的寓言。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作品《牡丹》年木口木刻《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年木口木刻《微笑的周恩来》年《咩咩和咪咪》连续木刻之一年木口木刻《咩咩和咪咪》连续木刻之六年木口木刻《不可一世》年木口木刻

刘岘先生曾说:“我爱艺术胜过生命”,“我很想用艺术来表达我的爱与憎”。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勤奋创作,通过取法西方版画,开拓了木口木刻的形式表现新路,用数千幅版画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时代的生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

鲁艺园区领导为刘岘家属颁发文物收藏证书并合影(左起惠永、茆梅芳、王人殷、刘妮、侯海成)

"

年,捐献刘岘作品集、文集16本及一批珍贵图文资料;年,捐献刘岘先生在延安用过的木刻刀17件,和木刻原版12幅图版。

捐赠仪式上,鲁艺文化园区主任茆梅芳代表园区全体人员对王人殷女士捐赠文物义举表示衷心感谢。茆梅芳主任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我脚下这片土地。因为热爱,刘岘先生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去,成为了20世纪新兴木刻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为热爱,刘岘先生放弃了在日本留学的机会,回到祖国参加了革命工作,用艺术实现了他报国的理想;因为热爱,80岁的王人殷老师不畏天寒地冻把父亲62幅珍贵的作品捐给了她魂牵梦绕的延安。这是给我们园区最好的新年礼物,是迄今为止收到的数量最多、内容丰富的延安时期美术家原作。为我们延安文艺纪念馆馆藏的进一步丰富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五好讲解员雷明娟为王人殷老师敬献鲜花(左起茆梅芳、王人殷、雷明娟)

年,刘岘在自己的工作台前留影

刘岘先生对人生对艺术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是令人敬仰的人民艺术家。茆梅芳主任表示,园区全体干部要怀着感恩之心、礼敬之心守护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刘岘先生这种艺术为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讲述好、研究好这一批珍贵文物。作为新时期的文物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文博人的使命,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展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延安精神、守护好精神家园。

最后,茆梅芳主任向王人殷女士详尽介绍了鲁艺园区项目规划和建设等情况,并一同前往延安文艺纪念馆参观。

园区茆梅芳主任、刘妮副主任陪同王人殷女士参馆延安文艺纪念馆(左起刘妮、王人殷、茆梅芳)。

园区干部与刘岘家属一行合影留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察刀笔之痕犹闻ldquo啄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