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乡土散文拾谷头
TUhjnbcbe - 2024/5/30 17:46:00
郑玲玲治疗皮肤病怎么样 http://www.txbyjgh.com/

秋意起,万物收。在这个属于收获的季节,我走在他乡田野里,触摸着果实成熟的丰满,捡拾童年记忆里那田园风光、纯真丰裕的秋收回忆,感受着淳朴的乡风,享受欢乐祥和的童年时光。

记得在村边学校读小学时,秋收时节的劳动课,经常下午半天与同学们一起拾秋(家乡话:拾谷头),就是秋天稻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后,去拾遗落在田间地垄里的稻穗。这稻穗有的是黄灿灿沉甸甸,完整躺在刚收割完毕的稻田草丛里,有的是半载的三三两两躲在刚打完谷粒的稻草堆里,也有半截刚灌浆半截微黄的稻穗,零星地站在田头地角。这类半熟的稻穗,农民不大会理它,只有我们这些捡谷头的学生不嫌弃,用嫩嫩的小手把已熟的几颗谷粒摘下放入小萝框,我的小手还曾摘谷粒时被尖尖的稻谷刺的血淋淋。在空旷的田野里,捡东一个西一个的谷头,遇到青蛙、蚱蜢会立马就去抓。有时候抓到不多见的绿色大蚱蜢,那种喜悦的心情,比捡到大谷头更开心。童年迷恋的并不是劳动课捡谷头,而是有机会去田间水沟抓泥鳅、青蛙、蜻蜓、蝴蝶,还有田螺,还可以看到许多麻雀、八哥、啄木鸟、布谷鸟等等,这才是最开心的。

当然,小时候不知道捡谷头是一种农村拾秋的好习惯,是对劳动成果的爱惜。只知道捡谷头是秋季劳动课的必修课,不论劳动课捡多少谷头,同学们都先带回家把稻穗和稻谷分理好,第二天早上回到学校还要过秤登记,谁拾得多,上课时老师就会按照上交稻谷的重量进行表扬,往往捡的稻谷就那么几两,上斤的同学几乎寥寥无几。但那个年代对劳动受到表扬是一件十分荣光的事情。记得我的前桌一男生,家里有六个姐姐,家境十分贫寒,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每次老师报考试成绩,最后一名几乎是他承包。唯有劳动课,他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因为他拾的谷头经常是最多的一位。每当老师表扬他时,他满脸喜悦,心情特别激动,一扫考试成绩垫底的黯然神伤状态。直到有一天,一位身材瘦弱、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嘴里含着一根烟杆的沧桑中年人出现在教室里,我们除知道了这是他的父亲外,还知道了他的稻谷是从家里偷拿的。结果,他“捡”的稻谷被他父亲从学校又拿了回去。

我的老家是一座千年古县的小县城,田园风光十分秀丽,一年四季农耕景象繁忙,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三月,穿梭在油菜花田里似乎没有尽头,看着嫩黄色花朵绽放、花心吐出几根柔柔的小巧纤细的花蕊,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淡雅清秀,无数的小蜜蜂和蝴蝶在油菜花上翩翩起舞,真是“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月的麦田里,麦穗粒粒饱满,金黄的麦子连成一片,就像一座金色的海洋。微风一吹,麦田一晃一晃的就像波浪滚滚,让人心旷神怡。

十月,黄澄澄的稻子熟了,沉甸甸地随风摇曳,翻腾着滚滚的金波,飘散出醉人的芳香。

如今,站在秋的原野,站在他乡忆故乡的田园,只能遥想着故乡那些年的油菜花盛开、风吹的麦浪、奔腾的稻花香。因为,而今的故乡漫山遍野种满了层层叠叠的茶叶,乡亲们早已不再种麦子、稻谷了,田地里那些庄稼也不记得我了,小蜜蜂和蝴蝶,青蛙和蜻蜓、蚱蜢我也不可能去抓了。拾谷头,秋天里的那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也随着秋天渐渐远去,童年也随着年龄的增加成为了回忆。

审阅:康书秀

简评:拾谷头作为劳动课,在作者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虽然过去多年,仍然难以忘怀。

终审:严景新

作者:潘美兰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散文拾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