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跟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些相似,都是各处诸侯(大名)拥兵自大,互不隶属,为了争抢地盘常年相互攻伐,谱写了许多热血与英雄的事迹和典故,因此都成为了两国人民各自茶余饭后闲聊的热点。但是,日本战国历史跟中国战国历史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点,比如发生的时间:中国战国时期比日本战国时期早发生年!因为日本战国发生的时间迟,并且规模小,我们也常常戏称日本战国的战争为“日本村落间的械斗”。
日本战国时期割据势力很多,相互之间发生的摩擦和战争难以数计。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日本战国时期因此也涌现出了许多在日本名声显赫的大名和英勇无敌的武将,比如:提出“天下布武”纲领的织田信长、完成战国统一的丰臣秀吉、开创幕府时代的德川家康、被称为“上杉辉虎”的上杉谦信、被称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等等。
闻名于日本战国的“啄木鸟战法”是何战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与其引以为傲的“啄木鸟战法”。提到啄木鸟,想到的当然便是啄树和吃虫!说简单点,这个战法就是模仿啄木鸟的觅食习惯,即:啄木鸟先啄击树的正面,引起树里虫子的恐慌,然后到树的背面等待,当虫子受惊逃跑的时候刚好落入啄木鸟的口中。
这个战法在日本是由武田信玄的军师山本勘助在八幡原之战(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首次提出,他向武田信玄建议:武田信玄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人留守本阵,用来迷惑上杉谦信,另外一路人悄悄迂回到上杉谦信军的后方发动奇袭(声东击西),迫使上杉谦信军逃跑出阵,武田信玄留守本阵的军队对逃出阵地的上杉谦信军进行阻击(以逸待劳),最终完全吃掉上杉谦信军。
这是武田信玄第一次使用“啄木鸟战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战法被一代“军神”上杉谦信看破,最终导致山本勘助、武田信繁等武将战死,兵多将广的武田信玄在这场战役中并未讨得半点便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武田信玄第一次使用“啄木鸟战法”就吃了败仗,但这场败仗为其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此后,武田信玄及其继承人在对外作战中多次成功使用“啄木鸟战法”,“啄木鸟战法”也因此而名声大噪,闻名于全日本!
“啄木鸟战法”是把我们的声东击西和以逸待劳相结合的产物其实,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武田信玄的“啄木鸟战法”并没什么高明之处,无非就是把我们所说的“声东击西”战术和“以逸待劳”战术相结合!
我们的“声东击西”战术我国有记载的“声东击西”战术最早出现于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年,汉高祖刘邦以“为义帝(楚怀王)报仇”为口号,悄悄联络其他诸侯,趁西楚霸王项羽远在齐国之际,率军全面进攻西楚,并很快打下了彭城(项羽的都城)。项羽得知此消息后勃然大怒,亲率大军回援彭城。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的战力是非常高的,他率军很快便打败了刘邦,并夺回彭城。那些本就两面三刀的诸侯们见势不妙,纷纷背叛刘邦转投项羽。
“随风倒”的魏王豹也不例外,他很快就和刘邦划清界限,并派兵封锁了黄河西岸的临晋关,以此来切断刘邦大军的退路。刘邦得知此坏消息后大怒,马上派遣麾下大将韩信带兵前去征讨魏王豹。魏王豹也不示弱,立即派遣部将柏直带兵前往黄河西岸的蒲坂一带驻扎,与韩信率领的汉军隔着黄河对峙。
足智多谋的韩信知道蒲坂地势险要,强攻不易取胜,于是打算另辟蹊径:留下一小部分军队在蒲坂对岸迷惑柏直,暗中率大军来到夏阳河口!韩信率大军从夏阳河口成功渡过黄河,很快便打败魏王豹军队,攻占魏王豹的都城安邑,并活捉了魏王豹。
此外,汉朝的刘安在《淮南子·兵略训》中、唐朝的杜佑在《通典·兵六》中、宋朝的张纲在《华阳集》中、元朝的脱脱等在《宋史·高敏传》中、明朝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都对“声东击西”战术作出了明确的释义和阐述。
我们的“以逸待劳”战术我国有记载的“以逸待劳”战术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对“以逸待劳”战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除此之外,东汉的开国名将冯异在讨伐西北割据势力隗嚣时,就成功实践运用过“以逸待劳”的战术。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派遣名将冯异率军讨伐西北割据势力隗嚣,得此消息的隗嚣,立即派遣部将行巡率军前往枸邑驻守,打算在这里阻击冯异,冯异也因此下令大军加快行军脚步,打算抢在行巡前面占领枸邑。
这时,冯异麾下有人建议说:
“隗嚣的军队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盛,最好不要现在和他们相争。”
冯异思索片刻说道:
“隗囂现在就是想趁机夺取枸邑,以此来动摇我军军心。我们目前的兵力不足以和他正面交战,但防守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必须快点儿夺下枸邑,以逸待劳,那样才有取胜的可能。”
随后,冯异大军急行军,抢在行巡大军到达之前占领枸邑。占领枸邑后,冯异下令军队休整,并封锁了“汉军已占领枸邑”的消息。等到行巡率军到达枸邑时,冯异突然派兵从城中杀出,行巡大军被打得丢盔弃甲,仓皇四散逃跑。
此外,东汉的班固在《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中以及明朝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对“以逸待劳”战术作出了明确的释义和阐述。
日本战国的“啄木鸟战法”,比中国相似战法迟出现多年!武田信玄第一次使用“啄木鸟战法”是在八幡原之战中,而这场战役爆发于公元年!我国的“以逸待劳”战术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而我国的“声东击西”战术最早出现于公元前年(楚汉争霸时期),所以可以这么说:我国的“以逸待劳”战术和我国的“声东击西”战术最早在公元前年都已经出现,比武田信玄第一次使用“啄木鸟战法整整早了年!
最后我们作出结论:被日本推崇的“啄木鸟战法”,比中国相似战法迟出现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