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海底捞发布年财报,年收入同比增长超四成,亏损41.6亿元。全年新开门店家,关闭门店家,其中有家因为“啄木鸟计划”永久闭店。
“啄木鸟计划”以改善门店经营为出发点,启动至今已有四个月,海底捞CEO杨利娟表示该计划已初见成效,门店翻台率、管理效率均有所改观。专家认为,面对内外环境的改变,海底捞可以继续推行“啄木鸟计划”,通过门店调整完成新陈代谢,在拓展下沉市场时应多方考虑。业内同时也预测,在关闭了家门店后,海底捞门店调整速度或将放缓。
业绩亏损内外承压
据海底捞年财报显示,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这一数据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对于亏损原因,财报中解释称,由于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据了解,相较于年,年海底捞的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均有所上升,海底捞首席执行官周兆呈表示,公司主要有三大类费用。其中,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年全年共计.8亿元,占收入比43.7%,比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为提高顾客就餐体验优化了菜单;人工成本也有所上升,年人工成本费用.7亿元,占收入比36.2%,同比年上升2.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海底捞于年员工薪资水平提高及报告期内收入增长放缓;在租金方面,海底捞年全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3.4亿元,占收入比0.8%,与年基本持平。
除内部环境,外部大环境的转变也令海底捞承压。海底捞CEO杨利娟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也面临着需求收缩等压力。
“啄木鸟计划”效果初显
在内外环境双重冲击下,年11月5日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改善门店经营。该计划被视为海底捞成立近30年来的发展拐点。公开资料显示,“啄木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