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嘉兴牢牢构筑生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转眼已经进入十一月,寒意阵阵侵入衣摆。但在嘉禾大地上,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人员却忙得热火朝天。

近日,秀洲区莲泗荡生物多样性冬季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调查评估人员对莲泗荡公园范围内的动植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周丛藻类和鱼类物种的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等开展调查,并评估水生生物栖息地质量以及受威胁状况。该调查项目是本年度最后一次调查,将为莲泗荡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决策资料,也为下一步全域调查提供经验。

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年,我市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计划用2年时间分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调查评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1种、中国特有物种19种。

“各类珍稀动植物乐于栖息,是对嘉兴生态环境改善最有力的证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蔡华晨表示,物种数目多,物种多样性高,说明嘉兴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类型较为丰富。

嘉兴2地惊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前不久,海宁生物多样性秋季调查暂告一段落。这次调查,原本调查人员想多发现一些猛禽类的候鸟,但在尖山新区(黄湾镇)及辖区里的钱塘江滩涂区域,他们有了意外收获。

“我们沿着杭州湾嘉绍大桥东侧1.5公里长的海塘上步行,起初,只是发现了很多争相捕食的鹬鸟。没想到在第二轮观察时,却发现了一群鹭鸟。”调查团队成员邹晓萍告诉记者,随即,她又通过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这时,一只不一样的鸟进入了她的视线。“这只鸟嘴巴呈现黄色,体型也不一样,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鸟类。”这一发现让邹晓萍眼前一亮,她小心翼翼用手机贴着望远镜的镜孔,抓拍下了照片。后经照片对比,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只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也叫白老、唐白鹭,是中型涉禽,喜食小鱼和贝虾,主要繁殖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我国东部沿海,平时栖息在海岸峭壁和潮间带,并有着与其它鹭鸟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近年来,随着沿海滩涂养殖业发展,特别是黄嘴白鹭繁殖地和越冬地海岸不断开发,它的种群数量锐减,已经属于易危物种。今年2月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黄嘴白鹭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黄嘴白鹭非常稀少,看到它不容易,目前全世界只有只左右。”邹晓萍说,“这是迄今为止在海宁发现的保护级别最高的野生动物。”

就在黄嘴白鹭现身海宁之际,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人员在海盐也有了惊喜发现,见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的身影。“我们共设置样线12条,范围涵盖村庄、农田、城市公园、河流、河口、池塘、滩涂、丘陵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发现记录鸟类共计77种。”负责此次调查的人员孙虎山介绍,除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还发现了黑翅鸢、红脚隼、红隼、游隼、普通、雀鹰、松雀鹰、云雀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和斑嘴鸭、赤颈鸭、赤膀鸭、罗纹鸭、绿翅鸭、绿头鸭、琵嘴鸭、灰头绿啄木鸟、棕背伯劳等9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嘉兴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国家级保护鸟类在嘉兴频频安家。

越来越多的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

一边是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评估工作如火如荼,一边则是萤火虫在蔚蓝夜幕下随意飞舞。

今年8月,嘉善县启动萤火虫回“嘉”主题活动,顺着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俞汇塘(嘉善段)逆流而上,以萤火虫为生态指标,以环境之变,通过寻找、发现、互动等一系列内容,寻找萤火虫的回“嘉”路。

据了解,自嘉善县发布萤火虫区域地图,发起“寻找你心中的萤火虫栖息地”征集,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已寻找到多个萤火虫栖息地,如:惠民街道大通村、西塘镇大舜村、姚庄镇横港村等。

萤火虫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见证。“因为水质干净、空气清新、植被茂盛、生态环境等,这些都是萤火虫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蔡华晨表示,可以说,萤火虫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生物指标。

近年来,嘉兴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牢牢构筑生态保护屏障。一方面,全市划定生态红线.57公顷(陆域和海域),出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将生态红线区域作为编制各类规划的强制性、约束性内容,全面构筑起一条开发建设不敢逾越的“高压线”,进一步减轻生态系统受到的来自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压力,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

另一方面,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嘉兴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加强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管,对遥感发现的疑似问题进行及时排查和全面整改,全面制止、惩处违法违规挤占生态空间行为。

无论是频频现身的国家级保护鸟类,还是一处处飞舞在夜空中的萤火虫,不仅反映了嘉兴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折射了嘉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强决心。(图片由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