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6月1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特别对话会以“启航梦想见证奇迹”为主题。
“通过改革,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位改革推动者始终不懈的追求。”在主题演绎环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郑海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设立。在研究谋划改革方案时,郑海鳌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研究“负面清单”,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以前,外资进入中国无一例外都要进行事前审批,而采用负面清单规则以后,在清单以外的领域,境外投资者将和境内投资者享受同等待遇。”郑海鳌介绍说,8年来,上海持续放宽外资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的条缩减到目前的30条,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在区内设立。同时,这一重大改革还从上海的先行试点写入了中国的《外商投资法》。
曾在12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郑海鳌印象深刻。当时,他正在法国做访问学者,一个朋友发来很长的化妆品购物清单。这让他感到非常不解,中国是贸易大国,上海是时尚之都,这些东西在国内难道买不到吗?“她告诉我,这些是新款,国内还没上市。”
直到开始研究全球化妆品进口审批制度,郑海鳌才发现,过去引进一款化妆品,需要5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欧美流行了半年的东西,国内才刚上市,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位女士的心情”。
为此,上海推出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备案制,把5个月的审批时间大幅压缩到5天甚至更短。结果,改革当年中国市场就和全球同步了,现在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把上海作为新品发布地。由此可见,改革不光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也带动国际市场的风向。
上海还做了很多创新,比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改革。放在过去,药品研发和生产是不能分离的。一个专利研发了十年,终于可以上市了,企业却因为没钱投资建厂,不得不把专利卖掉。后来,国家调整了相关法律法规,现在研发出药品,就可以委托有资质的药厂进行生产。
“这项改革,使我们的生物医药产业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让大家能够各展所长,分享中国的大市场。”郑海鳌举例说,拥有年历史的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正是受益于这项改革,近年来在上海的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上海不仅对外资不断敞开大门,对境外人才更是张开双臂。浦东有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而有些世界强跨国公司的高管年龄已超过60岁。几年前,有一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高管准备把海外总部业务整合到中国,结果却发现自己要失业了,因为按照原先的规定,超过60岁的外籍人士,在中国是拿不到就业许可证的。
后来,上海主动进行改革,率先放宽了对境外人才通行和工作的准入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境外人才在上海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这就是我的工作,就好比一只啄木鸟,主动去寻找发现那些可能制约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的制度和规则,然后通过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让大家在中国做生意变得简单、高效、自由。”郑海鳌说,通过改革,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是他的梦想,也是每位改革推动者始终不懈的追求。
编辑:顾佳伟
资料:看看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